当前位置:龙岩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土地市场 > 正文

国土部紧控“地根” 各省用地自行解决

土地市场 |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1-08-23 09:56:03 我要评论
[导读]经济观察报记者宋尧虽然各省上报的新增建设用地数远大于分配指标,但国土资源部并未纵容地方的要求。

经济观察报记者宋尧虽然各省上报的新增建设用地数远大于分配指标,但国土资源部并未纵容地方的要求。

本报获悉,国土部刚刚完成了一次全国土地供应调研。该调研抽调了369名国土资源工作者,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79个市、县。

调研得出的主要结论依然是老问题——用地紧张。

按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的说法,各省用地需求总计达到1616万亩,远远大于年度计划指标670万亩。

不过,面对如此局面,国土资源部可能不会做出让步。一位国土资源部的官员向本报表示,今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已经完成分配,但具体数额暂时不会对外公布。

上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此次全国土地供应调研报告会上称,“地根不能松”。他还强调,解决用地矛盾的方法,“源头活水在基层”。

暴涨的需求“预计今年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突破20000公顷(1公顷=15亩)。”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一份报告中强调,2011年黑龙江省的项目建设数量和用地规模继续快速增长,用地保障的压力很大。

在2010年,黑龙江省实际完成土地供应14430公顷,同比增长56%,现在看来,这一涨幅在今年不可能下降太多。

不过在国土资源部前不久完成的调研中,黑龙江省或许还是用地紧张相对轻微的省份。“31个省(区、市)都反映计划指标不足,多数反映下达指标只能满足需求的1/3。”董祚继称。

过去五年,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每年的计划下达也都稳定在650万亩的水平。

而根据公开数据,今年1-3月份,全国计划指标安排使用159万亩,同比增长154%,部分省份指标使用占全年的比例超过3成,其中河南达到5成、新疆甚至已经达到了7成。

对地方而言,土地是他们在区域竞争中的关键性要素资源。“宁波这两年有些企业向苏北和安徽转移。”宁波市外贸局的一位官员在年初曾向本报表示,这种企业迁移并不是劳动成本变化的原因,而是因为“安徽的地方政府能在土地上给企业很大优惠”。宁波“十一五”的建设用地规划早已用完了,企业在扩张时根本无地可用。“在华东,就是土地为王。”这位官员说。

按照这个思维模式,在今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用地需求猛增似乎已成定局。此外,还有地方政府换届等诸多因素,都让今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

事实上,中央和国土资源部对此也早有预判,不过却依旧无法遏制这种状况的蔓延。“虽然中央要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但各地加快发展势头强劲,土地需求十分旺盛。”徐绍史在今年1月份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地方的对策用地紧张与控制地根的矛盾已摆在眼前,接下来,便是新一轮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按照计划,黑龙江省今年在用地上执行的办法有四个,“一是全力争取年初下达我省的年度计划指标,二是年中争取国家追加一块,三是申请使用我省历年结余指标,四是争取城乡用地增减挂指标。

对于国务院已批准的2007、2008、2009年度城市建设用地尚未实施的,凡是拟调整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不突破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三类住房“等民生用地面积不减少的条件下,允许适当调整区位。”黑龙江省国土厅报告中的思路显然十分清晰。

其中“年中争取国家追加一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做法,在往年也有先例可循。在2010年,新疆便因此而被其他各省所羡慕。

据了解,在2010年年初时,国土资源部仅分配给新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万亩,不过随着中央对加快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大批援疆工程的建设在2010年展开,而国土资源部也随之配合着对新疆敞开了土地供应的口子,年中追加给新疆50万亩的建设用地指标,使得新疆当年的建设用地实际使用数高达64万亩。

“怪不得我们都没有地。”一位中部省份的国土资源官员当时就打趣起来。而新疆官员也不示弱,“我们的面积可是中国的六分之一啊”。

除了各省在新增建设用地上的竞相申请外,另一个地方政府努力尝试、国土资源部也大力推广的做法就是盘活存量。今年1月份,北京市大兴区人民代表大会上便传出消息,大兴区计划在今年清理和规范一批小散低劣企业,力争年内腾退低端产业用地1000亩,为高端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更为应急的做法则是在审批程序和征地节奏上做文章,“大型项目的审批非常慢,有可能长达一两年。”一位中部省份的国土资源系统官员解释说,外加上征地环节的拖延,有的土地甚至可能要花上三五年时间才能真正完成供应。

也正是受此影响,过去几年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往往大于最后实际供应的建设用地。例如在2009年,当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达57.6万公顷,不过最后的实际供应却仅有31.9万公顷。

地方上种种措施的齐头并进或许能一定程度上缓解2011年的用地紧张局面。

 

 

蓝房网手机客户端